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外周血ESR、PCV及ηb水平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谢裕华 [1 ]
陈超 [2 ]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 黄芪;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血液流变学;
D O I
10.13457/j.cnki.jncm.2007.06.014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治疗。补阳还五汤1组(治疗1组)32例,黄芪用量60g;补阳还五汤2组(治疗2组)34例,黄芪用量120g。2组均以4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沉(ESR)、红细胞压积(PCV)、全血比黏度(η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2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1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基本痊愈病例数治疗2组也明显多于治疗1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黄芪的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更为显著,且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补阳还五汤 [J].
任天池 ;
耿俊英 .
家庭医药, 2005, (01) :21-21
[2]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J].
秦正良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3, (02) :140-141+143
[3]  
脑卒中诊治、护理与康复[M].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任树生,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