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平均最大混合层厚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被引:29
作者
尤焕苓 [1 ]
刘伟东 [2 ]
谭江瑞 [3 ]
机构
[1] 北京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2]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3] 山西省运城市气象局
关键词
最大混合层厚度; 大气污染; 变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大气混合层厚度是大气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中所需的重要参数。应用Holzworth干绝热法计算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基本原理,采用王式功等提出的逐步逼近法计算了北京观象台站1970—2007年的最大混合层厚度,分析了最大混合层厚度38年的变化和月平均值的年变化特征,同时应用2004—2007年同期的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等级与同期大气混合层厚度逐月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北京观象台的平均最大混合层厚度自1970—1998年有逐年减小趋势,1998年达到最小值,而从1998—2007年有逐年增加趋势,年平均最大混合层厚度与年降水日数有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年变化表现出冬季低和夏季高的特征,且在夏季的7月和8月出现一个相对的低谷。空气质量等级与同期大气混合层厚度逐月分布频率表明,较高的最大混合层厚度出现频率较大的月,空气质量等级为1级和2级出现的频率高,而较低的最大混合层厚度出现频率较大的月,其空气质量等级为3级和4级出现的频率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杭州市区空气污染物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洪盛茂 ;
焦荔 ;
何曦 ;
孙鸿良 ;
徐鸿 ;
杨乐 ;
何纪平 ;
叶贤满 ;
张天 ;
姚晗 .
气象, 2010, 36 (02) :93-101
[2]   北京地区春季气溶胶分布特征的个例分析 [J].
黄海燕 ;
郑国光 .
气象, 2009, 35 (07) :3-9+129
[3]   天津城区秋季PM2.5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J].
孙玫玲 ;
穆怀斌 ;
吴丹朱 ;
姚青 ;
刘德义 .
气象, 2008, (10) :60-66
[4]   重庆市多年大气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J].
叶堤 ;
王飞 ;
陈德蓉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4) :41-44
[5]   拉萨一次浮尘天气过程分析 [J].
何晓红 ;
次仁德吉 ;
林志强 .
气象, 2007, (09) :69-73
[6]   基于激光雷达遥感和参数化模式研究城市混合层的发展机制 [J].
贺千山 ;
毛节泰 ;
陈家宜 ;
韩淑云 .
大气科学, 2006, (02) :293-306
[7]   混合层顶覆盖逆温层变化规律研究 [J].
袁仁民 ;
马成胜 ;
范爱媛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3, (02) :124-129
[8]   兰州市区最大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分析 [J].
王式功 ;
姜大膀 ;
杨德保 ;
尚可政 ;
祁斌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3) :363-370
[9]   辐射熏烟浓度预测研究 [J].
魏生生 ;
俎铁林 ;
林学范 .
气象, 1999, (04) :16-20
[10]   我国陆域大气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地理分布与季节变化 [J].
吴祖常 ;
董保群 .
科技通报, 1998, (03) :15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