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收益及其归属新探

被引:23
作者
夏冬泓
杨杰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合作社; 收益; 营利; 归属;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0.04.003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合作社不以营利为目的,而营利却维系着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合作社平稳运行有其内在的限定性。明确合作社各种收益及其归属是保持合作社服务社员与获取营利平衡协调、体现公共利益政策的必然要求。针对合作社营利需要考虑到合作社对内营利、对外营利及混合营利的实际存在应区别对待。同时也要顾及合作社接受国家补助与社会捐助、享受税收优惠及豁免待遇等其他获取收益的不同情形来合理划分归属。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110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背景、基本特色及其实施问题 [J].
杜吟棠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33-37
[3]   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税政策研究 [J].
吕旺实 ;
龙艳萍 ;
韩玲慧 ;
王桂娟 ;
李欣 ;
何黎清 .
经济研究参考, 2008, (07) :36-56
[4]  
德国工商业与经济合作社法[J]. 王东光.商事法论集. 2007(01)
[5]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评析 [J].
郭富青 .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2) :7-14
[6]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若干问题研究(上) [J].
李长健 ;
冯果 .
法学评论, 2005, (04) :66-77
[7]   论我国反垄断立法中的合作社豁免问题 [J].
欧阳仁根 .
财贸研究, 2005, (01) :101-107
[8]  
经济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史际春主编, 2005
[9]  
公与私[M]. 商务印书馆 , 席恒, 2003
[10]  
法和经济学[M]. 上海三联书店 , (美)罗伯特·考特(RobertCooter),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