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25
作者
周永博 [1 ,2 ]
沙润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意象; 研究进展;
D O I
10.16323/j.cnki.lykx.2010.04.008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本文是一篇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综述,在回顾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内涵结构、形成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目的地意象时空变迁规律研究是旅游目的地意象理论发展的未来,而景观设计、创意策划和信息传播则是旅游目的地意象应用的新方向;我国学者还应重视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汲取营养,积极开展中西贯通的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 [J].
汪芳 ;
黄晓辉 ;
俞曦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267-1277
[2]   南昌市旅游地意象分析 [J].
田逢军 ;
沙润 ;
汪忠列 .
资源科学, 2009, 31 (06) :1007-1014
[3]   旅游目的地意象定位研究述评——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分析 [J].
白凯 .
旅游科学, 2009, 23 (02) :9-15
[4]   基于国籍差异的杭州市入境旅游市场目的地感知形象研究 [J].
贾跃千 ;
宝贡敏 ;
路文静 .
经济地理, 2009, 29 (03) :510-515
[5]   基于表征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及其建构过程解析——以丽江古城为例 [J].
刘建峰 ;
王桂玉 ;
张晓萍 .
旅游学刊, 2009, 24 (03) :48-54
[6]   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基于两岸相关网站的内容分析 [J].
肖亮 ;
赵黎明 .
旅游学刊, 2009, 24 (03) :75-81
[7]   旅游意象塑造的操作指向论析——旅游文化设计探索 [J].
庄志民 .
旅游科学, 2008, 22 (05) :54-58
[8]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符号隐喻关联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J].
白凯 ;
孙天宇 ;
谢雪梅 .
资源科学, 2008, (08) :1184-1190
[9]   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体系辨析 [J].
杨永德 ;
白丽明 .
人文地理, 2007, (05) :94-98
[10]   旅游目的地定位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J].
李天元 .
旅游科学, 2007, (04)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