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结构与农民工行动选择机会的形塑——以长三角地区服装业为例

被引:1
作者
刘爱玉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制度; 市场结构; 农民工; 行动; 组织化脆弱就业; 人性化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制度和结构及其演变型塑着农民工行动选择的机会结构,制度力量体现在工人以组织化或者非组织化机制、通过各种集体行动表达自己诉求的能力,结构力量取决于工人在经济系统中的位置。农民工对机会结构的感知及其行动上的回应具有能动性,不同技能、素质的农民工因制度和结构赋予的能力提升有着显著的差别。以新《劳动合同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成为促进或改善工人结构力量增长的重要制度力量,农民工因制度力量与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改变而"增权",并在实践上推动了管理政体由专制主义到人性化管理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 [J].
陈树强 .
社会学研究, 2003, (05) :70-83
[2]   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 [J].
蔡昉 ;
王美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10) :4-12
[3]  
Working-Class Power, Capitalist-Class Interests, and Class Compromise. Erik Olin Wrigh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 2000
[4]   劳动权益受损与行动选择研究:两代农民工的比较 [J].
刘爱玉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1) :66-73
[5]  
From Organized Dependence to Disorganized Despotism: Changing Labour Regimes in Chinese Factories. Ching Kwan Lee. China Quarterly . 1999
[6]  
"A Culture of Violence:The Labor Subcontracting System and Collective Action by Construction Workers in Post-Socialist China". Pun Ngai,Lu Huilin. The China Journal . 2010
[7]  
上海罢工[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裴宜理(ElizabethJ.Perry)著, 2001
[8]  
Gender and the South China Miracle:Two Worlds of Factory Women. Lee,C.K. . 1998
[9]   现阶段我国劳动力非稳定就业现象的分析——以浙东S市服装加工业劳动力就业情况为例 [J].
阿拉坦 ;
刘爱玉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 (11) :78-83
[10]   结构性力量与新生代工人抗争的组织化趋向 [J].
刘爱玉 ;
付伟 ;
庄家炽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 (23) :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