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与变化研究——以36份报纸评论版发刊词为例

被引:5
作者
杨娟
赵振宇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关键词
中国新闻评论; 评论版; 特征; 发展走势; 评论主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12 [新闻采访和报道];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本文以36份报纸评论版发刊词为研究对象,从中梳理出新世纪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轨迹与特征。新世纪初期,我国报纸评论版开始兴盛,两度掀起创办高潮。发刊词显示,新世纪初中国新闻评论具有如下特征:追求时效性,偏爱时评;选题开放,聚焦热点新闻;评论态度理性,以建设性为取向;观点多元,强调独立宽容;搭建交流平台,公民评论兴起;关注公共话题,开拓公众视野。评论版发刊词中体现了对评论主体的设想和期盼,主要有民众声音、媒体声音主导型和多种声音交汇型,但在实际运作中,并未达其目标。本文认为,新世纪的新闻评论应该走向多样化,在坚持传播党和国家的声音之外,还应发出媒体独立的声音、重视广大民众的声音,以充分进行意见交流,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境界,促进中国新闻评论的更好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河南新闻年鉴.[Z].杨长春 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时评写作十讲.[M].曹林;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  
时代之“声”.[M].涂光晋;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  
解码新时评.[M].陈栋;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新闻.[M].陈力丹; 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6]  
社论写作.[M].刘大保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7]   “民意中国”的破题——兼议民意及其特征 [J].
童兵 .
南京社会科学, 2014, (03) :9-13
[8]   我国报纸评论版的优化路径探析 [J].
李舒中国传媒大学党校办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 35 (03) :55-57
[10]   搭建“意见平台”——我国报纸言论版的回顾与思考 [J].
涂光晋 .
国际新闻界, 2007, (07) :10-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