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如何能有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基于中国民生指数调查

被引:211
作者
周绍杰 [1 ]
王洪川 [1 ]
苏杨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
关键词
中国民生指数; 公共服务满意度; 生活满意度; 国民幸福;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5.06.002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本文利用20102014年期间的中国民生指数调查数据,对改善民生在当前发展阶段的重要性、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公共服务满意度的人群分布和公共服务满意度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论文主要发现如下:(1)中国已经进入到经济增长对国民幸福提升作用逐步减弱的阶段,改善民生对国民幸福感的作用更大;(2)2010年的省级民生指数表明,居民的民生主观满意度与民生发展水平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民生改善对民生主观满意度产生正面影响;(3)从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四类公共服务在20112014年期间的变化趋势和城乡比较来看,城乡居民对四类公共服务均存在客观状况与主观满意度的反差;(4)个体对各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呈现明显的人群差异,这既体现在高学历背景、城市居民和中青年年龄组个体由于对公共服务有较高期望而导致的相对较低的公共服务满意度,也体现在低收入群体、外地户籍以及职业类型处于经济社会地位较低的个体,由于在获得公共服务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地位而导致的相对较低的公共服务满意度;(5)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提升显著提升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比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更大。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根据国民的诉求来明确各项公共服务发展的优先序,优先改善经济社会地位处于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才可能使中国人有更高水平的幸福感,降低在"中上等收入"发展阶段发生"伊斯特林悖论"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 / 2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环境质量与公众认知比较:自民生指数观察 [J].
苏杨 ;
席凯悦 .
改革, 2014, (09) :95-104
[2]   关于“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的建议 [J].
胡鞍钢 ;
鄢一龙 ;
杨竺松 .
经济研究参考, 2013, (55) :71-78
[3]   国家“十一五”时期公共服务发展评估 [J].
胡鞍钢 ;
王洪川 ;
周绍杰 .
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4) :20-24
[4]   经济增长时期的国民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追踪研究 [J].
刘军强 ;
熊谋林 ;
苏阳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12) :82-102+207
[5]   收入不平等、健康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经验证据 [J].
胡洪曙 ;
鲁元平 .
中国软科学, 2012, (11) :41-56
[6]   政府如何能够让人幸福?——政府质量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J].
陈刚 ;
李树 .
管理世界, 2012, (08) :55-67
[7]   户籍身份、示范效应与居民幸福感:来自上海和深圳社区的证据 [J].
陈钊 ;
徐彤 ;
刘晓峰 .
世界经济, 2012, 35 (04) :79-101
[8]   理解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基于国民幸福的视角 [J].
周绍杰 ;
胡鞍钢 .
中国软科学, 2012, (01) :57-64
[9]   环境质量与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实证分析 [J].
曹大宇 .
统计与决策, 2011, (21) :84-87
[10]   收入、价值观与居民幸福感——来自广东成人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 [J].
张学志 ;
才国伟 .
管理世界, 2011, (09) :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