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27
作者
王喜 [1 ,2 ,3 ]
秦耀辰 [1 ,2 ,3 ]
鲁丰先 [1 ,2 ,3 ]
张黛 [1 ,2 ,3 ]
姜向亚 [1 ,2 ,3 ]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3] 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实验室
关键词
低碳经济评价; 时空变化; PSIR模型; 黄河中下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及其时空差异研究是低碳经济研究从理论阶段向应用阶段转移的重要步骤,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质就是确定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内容及考核的标准体系,可为低碳经济发展和调控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本文参考DPSIR模型,选取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等25个指标,构建了基于PSIR模型的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要省份(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1991-201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时空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维上,研究区内各省份总体上是朝着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波动;在空间维上,各省份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而山西省、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除压力子系统外,其他各子系统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极为显著(或高度)的正相关。从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看,影响子系统、压力子系统变化的贡献率最大,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贡献率相对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505 / 5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郑汴都市区产业CO排放演变机理及脱钩分析 [J].
张丽君 ;
秦耀辰 ;
张金萍 ;
张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4) :426-434
[2]   基于可变模糊分析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索 [J].
王小李 ;
谷建龙 ;
郑丽 ;
胡吉敏 ;
木劲光 .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1, (02) :24-28
[3]   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过程评价 [J].
郑林昌 ;
付加锋 ;
李江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7) :80-85
[4]   基于“脱钩”模式的低碳城市评价 [J].
刘竹 ;
耿涌 ;
薛冰 ;
董会娟 ;
韩昊男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4) :19-24
[5]   中国省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J].
唐笑飞 ;
鲁春霞 ;
安凯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612-619
[6]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内差异与国际差距评价 [J].
付加锋 ;
郑林昌 ;
程晓凌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664-674
[7]   湖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J].
冯碧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3) :54-58
[8]   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庄贵阳 ;
潘家华 ;
朱守先 .
经济学动态, 2011, (01) :132-136
[9]   国外低碳城市研究进展 [J].
秦耀辰 ;
张丽君 ;
鲁丰先 ;
闫卫阳 ;
王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2) :1459-1469
[10]   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J].
邵超峰 ;
鞠美庭 .
生态经济, 2010, (10) :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