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高营养层次鱼类功能群及其主要种类

被引:36
作者
张波
唐启升
金显仕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功能群; 同食物资源种团; 鱼类群落; 东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 [水产资源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2000年秋季和2001年春季东海120°126.75°N、25.75°31°E范围内的两次大面积调查基础上,以占渔获量90%的鱼类为研究对象,分析东海春、秋两季2个鱼类群落的功能群。结果表明,东海高营养层次鱼类群落包括7个功能群,即鱼食性鱼类、虾/鱼食性鱼类、虾食性鱼类、虾蟹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和广食性鱼类。其中东海近海春季鱼类种群由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鱼食性鱼类和虾食性鱼类4个功能群组成,秋季鱼类种群由虾/鱼食性鱼类、虾食性鱼类、广食性鱼类、虾蟹食性鱼类、鱼食性鱼类和浮游动物食性鱼类6个功能群组成;东海外海春季鱼类种群由鱼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和虾食性鱼类4个功能群组成,秋季鱼类种群由浮游动物食性鱼类、虾/鱼食性鱼类、鱼食性鱼类、虾食性鱼类和底栖动物食性鱼类5个功能群组成。从生物量组成上分析,在各鱼类群落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功能群不同,春季东海鱼类群落以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功能群为主,而秋季以鱼食性鱼类功能群为主。其中带鱼、白姑鱼、六丝矛尾■虎鱼、多棘腔吻鳕、龙头鱼、小黄鱼、细条天竺鱼、发光鲷、、花斑蛇鲻、短鳍红娘鱼、竹荚鱼、条尾绯鲤、黄鳍马面、黄条等15种鱼为各功能群的主要种类。群落种类组成的差异,同种类体长分布的差异,以及饵料基础的时空变化是导致东海各鱼类群落功能群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939 / 94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渤海主要生物种间关系及食物网的研究 [J].
邓景耀 ;
姜卫民 ;
杨纪明 ;
李军 .
中国水产科学, 1997, (04) :2-8
[2]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d iet of the dam selfishStegastes nigricans(Lacepède)on aRéun ion fringing reef. LETOURNEUR Y,GALZIN R,HARMELIN V M. J.Exp.Mar.B iol.Ecol . 1997
[3]  
Fish assemblage structure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southern Yellow Sea during autumn and spring. Jin X,Xu B,Tang Q.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 2003
[4]  
The niche exploitation pattern of the Blue-gray Gnatcatcher. Root R B. Ecological Monographs . 1967
[5]   黄海鱼类食物网的研究 [J].
韦晟 ;
姜卫民 .
海洋与湖沼, 1992, (02) :182-192
[6]   渤海鱼类食物关系的初步研究 [J].
邓景耀 ;
孟田湘 ;
任胜民 .
生态学报, 1986, (04) :356-364
[7]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鱼类食物网研究 [J].
张其永 ;
林秋眠 ;
林尤通 ;
张月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1, (02) :275-290
[8]  
黄海中南部主要鱼种摄食生态和鱼类食物网研究[D]. 薛莹.中国海洋大学 2005
[9]  
动物生态学原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孙儒泳编著, 1992
[10]  
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论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专家办公室编,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