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计量研究

被引:34
作者
王家庭
贾晨蕊
机构
[1] 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 空间滞后回归模型;
D O I
10.19523/j.jjkx.2009.03.009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城市化角度出发,利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结合人均GDP、城市人口规模和第三产业比重的Moran散点图和显著性水平图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表现在东部集中偏高和西部集中偏低;城市人口规模已产生规模不经济,这种现象抑制了城市人口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偏小,但是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会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当今经济发展需要注重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各省区城市化发展差异研究.[D].蔡伟毅.厦门大学.2006, 01
[2]  
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M].吴玉鸣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  
城市地理学.[M].许学强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东部10省为例 [J].
郑元凯 .
科技创业月刊, 2008, (01) :1-3
[5]   山东省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 [J].
刘新芳 ;
戴存华 ;
杨荣宇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 (04) :6-8
[6]   湖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J].
陈志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0) :6236-6239
[7]   中国城市化对GDP影响研究 [J].
郑涛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35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