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经济效应——对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

被引:31
作者
肖卫东 [1 ]
杜志雄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模式; 经济效应; 现代农业; 河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6 [农村生产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河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呈现出政府主导的公共农业生产性服务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的内在扩张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外部拉动模式、农产品市场带动与新型农业服务组织模式、传统服务组织的创新发展模式五种主要发展模式。这五种模式不断进行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和完善多元化合作机制,日益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引擎。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J].
郝爱民 .
财贸经济, 2011, (07) :97-102+136
[2]   中国村务监督法律运行机制的完善 [J].
朱磊 .
学术交流, 2010, (11) :63-65
[3]   着力发展面向农业的生产性服务业 [J].
姜长云 .
宏观经济管理, 2010, (09) :38-39
[4]   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 [J].
潘锦云 ;
李晏墅 .
经济学家, 2009, (09) :61-67
[5]  
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M].赵春江; 李江; 著.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6]  
生产者服务论.[M].程大中著;.文汇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