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环太湖入出湖河流水量及污染负荷通量

被引:63
作者
燕姝雯 [1 ]
余辉 [1 ]
张璐璐 [1 ]
徐军 [2 ]
王振平 [3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
[3] 江西农业大学
关键词
太湖; 水量; 污染物通量; 滞留率; 引江济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对2009年环太湖水文巡测及同步水质监测数据整理,得到2009年环太湖河流入出湖水量以及污染负荷,并将之与前期文献资料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009年环太湖河道入出湖水量分别为88.40×108m3、93.27×108m3.入湖水量超过5×108m3的依次为陈东港、大浦港、梁溪河、太滆运河、望虞河.出湖水量最大两条河为太浦河、长兜港,水量超过20×108m3.宜兴地区入湖污染物负荷较大,应加强治理;悬浮颗粒物出湖通量大于入湖通量,且绝大多数从太湖南部地区出湖;总氮滞留率在下降的同时入湖通量在逐年增加;引江济太对太湖总体水质改善有积极作用,与湖内污染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出入湖河流水质对太湖影响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55 / 8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M].秦伯强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
[2]  
太湖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M].黄漪平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3]  
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M].黄祥飞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4]  
中国湖泊环境.[M].金相灿等 著.海洋出版社.1995,
[5]   太湖出入湖河流水质多元统计分析 [J].
余辉 ;
燕姝雯 ;
徐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06) :696-702
[6]   2007~2008年引江济太调水对太湖水质改善效果分析 [J].
周小平 ;
翟淑华 ;
袁粒 .
水资源保护, 2010, 26 (01) :40-43+48
[7]   江苏省入太湖污染量分析(1998-2007年) [J].
马倩 ;
刘俊杰 ;
高明远 .
湖泊科学, 2010, 22 (01) :29-34
[8]   引江济太工程综合效益的评估及方法探讨 [J].
吴浩云 ;
周丹平 ;
何佳 ;
包存宽 .
湖泊科学, 2008, (05) :639-647
[9]   太湖进出水量变化分析 [J].
沈国华 ;
陈颖 .
江苏水利, 2008, (02) :27-28
[10]   太湖进出水量变化及水量平衡初步分析 [J].
戈礼宾 ;
张泉荣 ;
黄利亚 .
江苏水利, 2007, (11)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