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东亚副热带冬季风南边缘的确定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7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来源: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东亚副热带季风;
副热带冬季风南边缘;
冬季气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中国730个测站逐日气温资料,基于冬季的划分标准定义了副热带冬季风南边缘并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副热带冬季风南边缘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年代际尺度上虽总体呈现出北移,但进入21世纪后有明显的向南扩展、入冬时间提前的趋势。东亚副热带冬季风南边缘异常偏北年的风场在大陆上有显著的偏南风分量,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定义的东亚副热带冬季风南边缘指数与冬季气温呈一致的正相关,气候变暖可能是冬季风南边缘偏北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68 / 67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东亚冬季风与中国南方冬季降水的关系分析
[J].
曾剑
;
张强
;
王同美
.
高原气象 ,
2010, (04)
:975-981

曾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东亚冬季风强度的统计预测方法研究
[J].
刘实
;
布和朝鲁
;
陶诗言
;
隋波
.
大气科学 ,
2010, (01)
:35-44

刘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高纬度环流系统与东亚季风研究开放实验室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布和朝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陶诗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隋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高纬度环流系统与东亚季风研究开放实验室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3]
东亚冬季风的区域差异和突变特征
[J].
韦道明
;
李崇银
.
高原气象,
2009, 28 (05)
:1149-1157

韦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用过程透雨量确定的东亚夏季风北边缘特征
[J].
黄菲
;
李栋梁
;
汤绪
;
王式功
;
王慧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05)
:530-53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式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王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5]
我国冬季气温异常对东亚季风和高原加热场的响应
[J].
杨绚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
2009, (04)
:731-73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有关东亚夏季风北边缘的定义及其特征
[J].
汤绪
;
陈葆德
;
梁萍
;
钱维宏
.
气象学报,
2009, 67 (01)
:83-8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葆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上海市气象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钱维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上海市气象局
[7]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
[J].
汤绪
;
钱维宏
;
孙国武
.
高原气象 ,
2008, (S1)
:1-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国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上海市气象局
[8]
近40年来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时空变化趋势
[J].
施晓晖
;
徐祥德
;
谢立安
.
大气科学 ,
2007, (04)
:747-75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立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海洋地球与大气科学系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9]
东亚夏季风北边缘的确认
[J].
胡豪然
;
钱维宏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1)
:57-65

胡豪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钱维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10]
近53年中国寒潮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大气科学 ,
2006, (06)
:1068-1076

王遵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