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贫困视角的扶贫模式再选择——以甘肃为例

被引:21
作者
汪晓文 [1 ]
何明辉 [1 ]
李玉洁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工商银行宁夏分行
关键词
空间贫困; 扶贫模式; 贫困原因; 贫困性质;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2.06.04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贫困是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全球性难题,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贫困人口比例较高的甘肃,则是中国农村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入,甘肃农村贫困的原因和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并且贫困在全省范围内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即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甘肃的南部和中部地区,尤其是"两州两市"地区。因此,基于空间贫困的视角,构建新型扶贫模式,对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甘肃农村贫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8+108 +1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甘肃省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J].
魏丽娟 ;
梁收运 ;
樊成意 .
西北地震学报, 2011, 33(S1) (S1) :446-450
[2]   空间贫困理论视野下的民族地区扶贫问题 [J].
陈全功 ;
程蹊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31 (01) :58-63
[3]   空间贫困及其政策含义 [J].
陈全功 ;
程蹊 .
贵州社会科学, 2010, (08) :87-92
[4]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农村贫困.[D].祝伟.兰州大学.20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