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的自组织特征与判据——为什么说所有城市都是自组织的?

被引:78
作者
陈彦光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中国城市; 自组织城市; 城市规划; 1/f噪声; 分形; 位序-规模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2 [];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的发展是一种自组织过程,无论东方城市抑或西方城市概莫例外。自组织是城市演化背后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城市系统构成可以划分为三种成分:随机成分、可预测成分和受控成分,中央计划和城市规划主要是对控制成分而言。城市或者城市体系是否自组织系统,可以借助三个临界指标进行检测:一是时间尺度的1/f涨落,二是空间尺度的分形结构,三是等级尺度的济夫(Zipf)定律。计算表明,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和位序-规模分布分别服从这三个定量判据。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城市具有自组织系统的演化特征,这对我们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分形城市与城市规划 [J].
陈彦光 .
城市规划, 2005, (02) :33-40+51
[2]   城市化:相变与自组织临界性 [J].
陈彦光 .
地理研究, 2004, (03) :301-311
[3]   自组织与自组织城市 [J].
陈彦光 .
城市规划, 2003, (10) :17-22
[4]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有多高?——城市地理研究为什么要借助分形几何学? [J].
陈彦光 .
城市规划, 2003, (07) :12-17
[5]   以“五普”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修补的建议 [J].
周一星 ;
于海波 .
统计研究, 2002, (04) :44-47
[6]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 [J].
崔功豪 ;
马润潮 .
地理学报, 1999, (02) :12-21
[7]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M]. 科学出版社 , 冯健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