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分析

被引:54
作者
莫兰琼 [1 ]
陶凌云 [2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
[2] 复旦大学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成因分析; 风险控制;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2.08.011
中图分类号
F812.5 [国家公债、债券、外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地方政府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规模已相当庞大,而且呈现不断膨胀的态势,成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从短期看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和引进民间资本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来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从长期看则必须从体制入手,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建立事权财权相匹配的财政制度;完善人大监督体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完善政绩考核机制,遏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8+116 +11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地方政府债务困境的实质 [J].
伏玉林 .
探索与争鸣, 2012, (02) :51-54
[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透视 [J].
王天义 ;
王睿 .
人民论坛, 2011, (26) :12-14
[3]   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一个综述 [J].
龚强 ;
王俊 ;
贾珅 .
经济研究, 2011, 46 (07) :144-156
[4]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原因:制度性解释框架 [J].
类承曜 .
经济研究参考, 2011, (38) :23-32
[5]   从地方融资平台的飞速发展揭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成因 [J].
林艳宏 .
中国外资, 2011, (08) :49-50
[6]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分析与思考 [J].
党均章 ;
王庆华 .
银行家, 2010, (04) :11-16+6
[7]   地方政府性债务期待规范化、透明化管理 [J].
李燕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2) :1-5
[8]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生成机理的探讨 [J].
安春明 .
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2) :263-265
[9]   地方政府债务与治理对策研究 [J].
范柏乃 ;
张建筑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2) :48-56
[10]   地方政府债务控制:经验借鉴与模式选择 [J].
冯静 .
财贸经济, 2008, (02)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