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减免会增加劳动供给吗?——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65
作者
叶菁菁
吴燕
陈方豪
王宇晴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劳动供给; 双重差分法; 固定效应模型;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7.12.006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203 ;
摘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0号,2011年9月1日起我国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减少了税收层级(1)。本文重点评估该法令的实施对个体的劳动供给决策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在调减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的作用。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2013年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及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同时借鉴断点回归法的思路,发现此次所得税改革(以下简称"税改")提高了个体的劳动参与率,但对劳动力的工作时长没有显著的影响。特别地,税改对中高收入阶层的劳动激励程度高于低收入群体。因此,本次所得税减免有助于我国总体劳动供给的提高,但不利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2+187 +18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J].
贾康 ;
梁季 .
中国财政, 2011, (20) :39-41
[2]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调整的劳动供给效应 [J].
刘怡 ;
聂海峰 ;
邢春冰 .
财贸经济, 2010, (06) :52-59
[3]   城镇居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收入差距的来源及贡献比较 [J].
李伟 ;
王少国 .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01) :4-6
[4]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劳动供给效应——基于自然实验的研究途径 [J].
张世伟 ;
周闯 ;
万相昱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8, (04) :98-106
[5]   我国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实证分析:1995-2006 [J].
彭海艳 .
财经论丛, 2008, (03) :28-33
[6]   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的实证研究 [J].
余显才 .
管理世界, 2006, (11) :28-40+171
[7]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负归宿与劳动力供给的研究 [J].
于洪 .
财经研究, 2004, (04) :50-59
[8]   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何以失效 [J].
朱明熙 .
经济学家, 2002, (01) :80-84
[9]  
Chapter 27 Labor supply: A review of alternative approaches[J] . Richard Blundell,Thomas Macurdy.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 1999
[10]   FAMILY LABOR SUPPLY WITH TAXES [J].
HAUSMAN, J ;
RUUD, P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4, 74 (02) :24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