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开发的“IDPC”模式研究——以非民族旅游地为例

被引:21
作者
王丽华
张宏胜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大连市旅游局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关键词
非民族旅游; 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 IDPC模式;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04.06.013
中图分类号
F5903 [];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旅游本就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文化的交融和情感的沟通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为了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旅游供给者们曾经考虑了太多的有形产品。本文则是从旅游的非物质化开发层面入手,探讨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的开发问题。在对这一产品进行基本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其开发意义,着重对其开发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旅游开发要"形神兼备",借助旅游的社会属性来丰富旅游地的旅游供给。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全球社会学.[M].(英)罗宾·科恩(RobinCohen);(英)保罗·肯尼迪(PaulKennedy)著;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旅游心理学.[M].刘纯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3]  
基础旅游学.[M].谢彦君著;.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4]  
信息经济学.[M].黄淳;何伟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  
社会学词典.[M].章人英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6]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若干经济学质疑 [J].
黎洁 ;
赵西萍 .
旅游学刊, 2001, (04) :44-47
[7]   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 [J].
刘纬华 .
旅游学刊, 2000, (01) :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