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科技型人才聚集、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区域技术创新
被引:42
作者
:
牛冲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牛冲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帆
封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封海燕
机构
:
[1]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12年
/ 29卷
/ 15期
关键词
:
科技型人才聚集;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
区域技术创新;
互动机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
在对相关文献回顾、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科技型人才聚集、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内地29个省级区域的相关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科技型人才聚集与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之间存在正向互动关系,且后者处于主导地位;②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向互动关系,且前者处于主导地位;③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对区域技术创新存在显著正向效应;④三者之间虽然存在显著相关性,但相互影响程度偏低。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8+50 +50-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D].于珍.山东大学.2007, 06
[2]
我国高技术产业枢纽的区位选择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梓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铮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翊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9)
:1338
-1346
[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群构成要素及优势分析——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泽磊
;
项喜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项喜章
;
刘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虹
.
中国软科学,
2010,
(07)
:103
-111
[4]
中国省际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研究
[J].
黄新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
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
黄新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舒元
.
管理世界,
2010,
(07)
:56
-65
[5]
知识溢出、自主创新能力与外商直接投资
[J].
陈继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陈继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雷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开琢
.
管理世界,
2010,
(07)
:30
-42
[6]
产业特征、空间差异与制造业地理集中: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薄文广
.
南方经济,
2010,
(06)
:51
-64
[7]
融合背景下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系统成长的协同机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长琪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齐亚伟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30
(11)
:86
-93
[8]
我国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原因与对策的博弈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树培
.
南开经济研究,
2009,
(03)
:116
-127
[9]
系统创新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提升研究
[J].
牛冲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牛冲槐
;
王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燕
;
刘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涛
.
华东经济管理,
2008,
(05)
:101
-105
[10]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区位因素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树林
;
吴赐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吴赐联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06)
:83
-86
←
1
2
3
→
共 24 条
[1]
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D].于珍.山东大学.2007, 06
[2]
我国高技术产业枢纽的区位选择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梓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铮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翊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9)
:1338
-1346
[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群构成要素及优势分析——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泽磊
;
项喜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项喜章
;
刘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虹
.
中国软科学,
2010,
(07)
:103
-111
[4]
中国省际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研究
[J].
黄新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
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
黄新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舒元
.
管理世界,
2010,
(07)
:56
-65
[5]
知识溢出、自主创新能力与外商直接投资
[J].
陈继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陈继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雷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开琢
.
管理世界,
2010,
(07)
:30
-42
[6]
产业特征、空间差异与制造业地理集中: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薄文广
.
南方经济,
2010,
(06)
:51
-64
[7]
融合背景下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系统成长的协同机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长琪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齐亚伟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30
(11)
:86
-93
[8]
我国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原因与对策的博弈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树培
.
南开经济研究,
2009,
(03)
:116
-127
[9]
系统创新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提升研究
[J].
牛冲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牛冲槐
;
王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燕
;
刘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涛
.
华东经济管理,
2008,
(05)
:101
-105
[10]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区位因素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树林
;
吴赐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吴赐联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06)
:83
-86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