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舆论的三种存在形态

被引:51
作者
陈力丹
林羽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舆论; 舆论存在形态; 潜舆论; 显舆论; 行为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舆论的三种存在形态是陈力丹与刘建明、孟小平等先生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在互联网时代,有必要对此重新加以审视。因为互联网,出现了"网络舆论",并且已经成为现在舆论学研究的主要关切方面。网络舆论存在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潜舆论显化,显舆论复杂化,行为舆论虚拟化,情绪的因素在舆论中的影响更加突出。因而,真正的网络舆论很难确定。这些变化,吸引着传播学和其他相关学科对舆论研究的着眼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舆论正负能量的社会定律 [J].
刘建明 .
新闻爱好者, 2014, (12) :43-46
[2]   “戏谑化”:社会化媒体中草根话语方式的嬗变研究 [J].
郑满宁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3, (05) :18-23
[3]   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 [J].
谢耘耕 ;
荣婷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 (05) :70-74
[4]   试论网络舆论的概念澄清和研究取向 [J].
邹军 .
新闻大学, 2008, (02) :135-139
[5]   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 [J].
谭伟 .
湖南社会科学, 2003, (05) :188-190
[6]   “强国论坛”:9.11恐怖袭击后的24小时 [J].
郭良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2, (04) :2-13+94
[7]   公众舆论的政治社会学解析 [J].
王卓君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22-26
[8]  
众声喧哗[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胡泳, 2008
[9]  
YOUTUBE, TWITTER AND THE OCCUPY MOVEMENT[J] . Kjerstin Thorson,Kevin Driscoll,Brian Ekdale,Stephanie Edgerly,LianaGamber Thompson,Andrew Schrock,Lana Swartz,EmilyK. Vraga,Chris Wells.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 2013 (3)
[10]  
THE LOGIC OF CONNECTIVE ACTION[J] . W.Lance Bennett,Alexandra Segerberg.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 20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