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概念的核心要素分析——一种经济方法的比较观点

被引:43
作者
何哲
机构
[1] 中共中央局
关键词
善治; 核心要数; 民主; 法治;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1.05.037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善治"是21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政治学范畴之一,这一最初由学者倡导的政治理想已经逐渐被各国政府所接受。但对于善治的意义以及善治与民主的关系等重要问题,学者之间仍有争议。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跨学科比较的方法,从公共产品最优供给和分配正义两个角度,得出了善治实现的四个基本条件即:政治上的竞争和退出的压力;公民偏好的表达和选择权;第三方社会契约的约束;信息透明下的分配正义;并发现,四个基本条件实质上可以进一步被规约为民主与法治原则。已有的善治的十要素也可以进一步被规约为四原则或民主与法治原则。结论认为:认为"善治是对民主的抛弃"和"用民生代替民主"的批判是不正确的。善治内生地包涵了民主与法治原则,善治的实现必须通过民主和法治。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善治与幸福 [J].
俞可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 (02) :1-3
[2]   公正与善政 [J].
俞可平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04) :1-3
[3]   增量政治改革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J].
俞可平 .
公共管理学报, 2004, (01) :8-14+93
[4]   治理和善治引论 [J].
俞可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9, (05)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