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环渤海-京津冀-首都(圈)空间格局的合理组织
被引:17
作者:
樊杰
[1
,2
,3
]
周侃
[2
,3
]
陈东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环渤海;
京津冀;
首都(圈);
规划体系;
空间组织;
D O 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6.01.008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空间规划不成体系导致规划之间的边界不清、空间规划资源严重浪费、同一区域在短期内被反复规划是当前我国区域治理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在环渤海、京津冀、首都(圈)表现尤为明显。近3年,就部署开展了3项规划:环渤海规划、京津冀规划和首都圈规划。文章以中科院长期配合国家和地方在该区域开展的重大规划、就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开展的咨询项目成果为基础,从空间合理组织的视角,分析3项规划功能定位和主体内容。提出环渤海规划的定位是"概念布局",顶层设计该空间尺度的区域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各次区域之间的关系格局以及该区域尺度上应该实施的管制格局;京津冀规划要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结构问题,通过协同创新实现发展方式、路径和目标的优化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和具有竞争力的发展;首都(圈)规划的核心是如何实施对北京最严格的空间管制,促进功能合理疏解,满足精细管理的需要。最后,在规划立法、提高规划科学性、形成空间规划体系、实施规划监控评估修订制度等方面就完善我国区域治理体系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9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