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市场规模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159
作者
陈丰龙
徐康宁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本土生产规模; 全要素生产率; 效率改进; 技术进步;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2.05.004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使用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本土市场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估计结果显示,以"市场促创新"的假说整体上是成立的。本土市场规模每增加1%,将会促进生产率指数增长0.021%、效率改进指数增长0.023%、技术进步指数增长0.018%。分行业研究显示,本土市场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土市场规模作用的发挥更依赖于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和资本密集程度,而对行业的劳动密集程度则并不敏感。从作用机制来看,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正向作用主要通过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与人力资本等途径传递;对效率改进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以及对外开放度等途径传递。在所有的作用途径中,人力资本的影响最大。这些作用机制可以进一步归纳为"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出口复杂度的分析 [J].
邱斌 ;
叶龙凤 ;
孙少勤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1) :57-67
[2]   转型时期经济波动对我国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 [J].
邵军 ;
徐康宁 .
经济研究, 2011, 46 (12) :97-110
[3]   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升级:一个理论构建式研究 [J].
张国胜 .
产业经济研究, 2011, (04) :26-34
[4]   进口种类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J].
钱学锋 ;
王胜 ;
黄云湖 ;
王菊蓉 .
世界经济, 2011, 34 (05) :3-25
[5]   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 [J].
徐康宁 ;
冯伟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1) :58-67
[6]   中国制造业出口是否存在本土市场效应 [J].
邱斌 ;
尹威 .
世界经济, 2010, 33 (07) :44-63
[7]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94~2005年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杨汝岱 .
世界经济, 2008, (08) :32-41
[8]   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 [J].
郑京海 ;
胡鞍钢 ;
Arne Bigsten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777-808
[9]   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卢现祥 ;
朱钟棣 .
经济学(季刊), 2008, (02) :549-564
[10]   我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构成 [J].
彭国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2) :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