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度的村庄和村庄里的制度——中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一个解释框架

被引:19
作者
靳相木
杨学成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卡特)
[2]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村庄制度; 工业化; 城市化; “两栖”农民;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4.05.011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具有广泛解释力的村庄结构模型,并将它应用于中国人口城市化问题分析。作为一种特殊组织形态的村庄,它所具有的组织结构的复合性、非契约性和封闭性,都是为现代城市社会所不相容的传统要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继续非均衡发展的重要根源就在于村庄制度对城市化铁律的“抗拒”和对“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的“偏好”。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迎接城市化高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J].
胡兆量 .
城市问题, 2003, (01) :4-5
[2]   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J].
李培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1) :168-179+209
[3]   中国村民自治的法学思考 [J].
崔智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3) :129-140+206
[4]   “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 [J].
温铁军 .
读书, 1999, (12) :3-11
[5]   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 [J].
折晓叶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3) :66-78
[6]   论村落文化 [J].
李银河 .
中国社会科学, 1993, (05) :59-70
[7]  
内发的村庄[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主编, 2001
[8]  
社区的实践[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折晓叶, 2000
[9]  
村庄的再造[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折晓叶著, 1997
[10]  
中国村落的制度变迁与权力分配[M]. 山西经济出版社 , 胡必亮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