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初步总结

被引:197
作者
黄汲清
机构
[1] 地质部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准地台; 喜山期; 基本特征; 构造单元; 隆起带; 山前坳陷; 地质构造; 坳陷带; 深大断裂; 构造带; 盖层; 地层; 燕山运动; 中生代沉积; 燕山期; 造山运动; 造山作用; 地壳运动; 加里东地槽;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远在十九世纪晚年和二十世纪初叶,以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和美国学者维理士为首的外国地质工作者,即曾对中国的地质构造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发表了在当时被认为水平很高的总结性论文。由于所掌握的资料极度贫乏,他们的结论和推论,纵然对后来的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今天看来许多结论是笼统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1916年以来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1+135 +135
页数:3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党的领导是地质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保证 [J].
何长工 .
地质月刊, 1959, (10) :21-25
[2]   赣西中生代含煤地层的划分及其时代 [J].
李英鑑 ;
吴荣楠 .
地质学报, 1959, (03) :293-303
[3]   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论地壳发展的一般规律 [J].
陈国达 .
地质学报, 1959, (03) :279-292
[4]   论燕山运动 [J].
赵宗溥 .
地质论评, 1959, (08) :339-346
[5]   关于祁连山东部的“南山系”和“皋兰系” [J].
宋叔和 .
地质学报, 1959, (02) :135-146
[6]   中国东部大地构造分区及其特点的新认识 [J].
黄汲清 .
地质学报, 1959, (02) :115-134
[7]   莲花状构造 [J].
李四光 ;
黄孝葵 .
地质学报, 1957, (04) :361-372+528+530
[8]   试论中国地台南部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及其大地构造发展史 [J].
敖振宽 .
地质学报, 1956, (03) :273-298
[9]   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 [J].
陈国达 .
地质学报, 1956, (03) :239-271
[10]   中国大地构造的几个特点 [J].
黄汲清 .
地质知识, 1956, (08)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