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区自组织治理的信任机制初探——以一个村民经济合作组织为例

被引:138
作者
罗家德
李智超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自组织; 信任机制; 社会资本; 社会网; 社区治理;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2.10.008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面对"公地悲剧"的问题,奥斯特罗姆提出自主治理模式作为解决之道,但自定规章要如何相互监督?奥斯特罗姆指出需要信任机制、互惠机制及声誉机制才能形成有效监督,而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向这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社会资本。本文即在理论上提出,在关系层面,相互为利、人情交换、可信赖行为、情感关系及第三方信任是建立信任机制的基础,在社会网络结构上,封闭性,强规范,口碑网络以及网络动员可以带来结构性信任,另外在认知层面,社区认同感也是重要一环。本文以TM村的访谈资料分析了从传统乡村社区的宗族关系、长老权威以及乡规民俗到今天现代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这些传统的社会资本仍扮演一定信任机制的角色,但NGO成为动员者,并以受信任第三方扮演沟通协调者的角色,形成了明确的互惠规则以保证相互为利的信任,并且建构了基于生态保育的共识以凝聚认同感,这是新型信任机制的构建基础,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3+106 +10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关系与圈子——中国人工作场域中的圈子现象 [J].
罗家德 .
管理学报, 2012, 9 (02) :165-171+178
[2]   透过社会网观点看本土管理理论 [J].
李智超 ;
罗家德 .
管理学报, 2011, 8 (12) :1737-1747
[3]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 [J].
翟学伟 .
社会学研究, 2004, (05) :48-57
[4]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培林, 2008
[5]  
中国人的信任游戏[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罗家德, 2007
[6]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
[7]  
Guanxi Revisited: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Familiar Ties in a Chinese Workplace[J] . Jar‐Der Luo.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 2011 (2)
[8]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J] . Wenpin Tsai,Sumantra Ghoshal.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1998 (4)
[9]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 . Janine Nahapiet,Sumantra Ghoshal.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1998 (2)
[10]  
Crossing the great divide: Coproduction, synergy, and development[J] . Elinor Ostrom.World Development . 199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