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制与控制途径初探

被引:380
作者
秦伯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浅水湖泊; 富营养化; 机制; 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比较集中的地区 .该地区绝大多数湖泊为浅水湖泊 .所有的城郊湖泊都已经富营养化 ,其他湖泊的营养状况均为中营养 -富营养 ,处于富营养化的发展中 .这些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同流域上的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 ,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正源源不断地向湖泊中排放 ,另一方面 ,人类通过湖泊围垦、湖岸忖砌、水产养殖等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减少营养盐输出途径 .国际上对于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经验表明 ,即使流域上的外源污染排放降到历史最低点 ,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 .其原因与浅水湖泊底泥所造成的内源污染有关 .动力作用导致底泥悬浮 ,影响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 ,也影响水下光照和初级生产力 .控制浅水湖泊富营养化 ,除了进行外源性营养盐控制之外 ,还必须进行湖内内源营养盐的治理 .治理内源营养盐的有效途径是恢复水生植被 ,控制底泥动力悬浮与营养盐释放 .而要进行水生植被恢复 ,必须进行湖泊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生态修复的实验研究 .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2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固城湖冬季生物资源现状及环境质量与资源利用评价 [J].
谷孝鸿 ;
范成新 ;
杨龙元 ;
许朋柱 ;
张圣照 ;
陈贤明 ;
胡本龙 ;
邢益于 ;
张贵松 .
湖泊科学, 2002, (03) :283-288
[2]   湖泊藻型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理论及应用 [J].
王国祥 ;
成小英 ;
濮培民 .
湖泊科学, 2002, (03) :273-282
[3]   太湖流域水环境变化及缘由分析 [J].
林泽新 .
湖泊科学, 2002, (02) :111-116
[4]   无锡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 [J].
许刚 ;
朱振国 ;
黄建光 ;
于春 .
湖泊科学, 2002, (02) :166-172
[5]   太湖底泥及其间隙水中氮磷垂直分布及相互关系分析 [J].
范成新 ;
杨龙元 ;
张路 .
湖泊科学, 2000, (04) :359-366
[6]   长江中下游湖泊的成因与演化 [J].
杨达源 ;
李徐生 ;
张振克 .
湖泊科学, 2000, (03) :226-232
[7]   底泥疏浚能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吗? [J].
濮培民 ;
王国祥 ;
胡春华 ;
胡维平 ;
范成新 .
湖泊科学, 2000, (03) :269-279
[8]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多稳态理论及其应用 [J].
李文朝 .
湖泊科学, 1997, (02) :97-104
[9]   太湖水体生态环境历史演变 [J].
范成新 .
湖泊科学, 1996, (04) :297-304
[10]   鄱阳湖富营养化调查与评价 [J].
吕兰军 .
湖泊科学, 1996, (03) :24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