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都市圈城际联系通达性的测度与分析

被引:58
作者
刘承良 [1 ]
丁明军 [2 ]
张贞冰 [3 ]
张红 [4 ]
机构
[1] 湖北大学商学院旅游系
[2] 中国科学院北京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系
关键词
通达性; 城际联系; 空间格局; 武汉都市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空间-距离-通达性已经成为城市区域一体化联系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当前都市圈城际联系发展与交通网络建设存在明显的不同步现象,矛盾解决的关键是优化其路网通达性空间格局。以武汉都市圈为实证对象,构建最短距离矩阵,引入时间、空间通达性模型,建立高等级路网发育评价指标体系,从节点体系与网络体系两个角度,定量分析武汉都市圈城际通达性变化及其空间格局,揭示出:圈域城镇(节点)体系通达性空间差异明显,与城市自身交通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空间格局与城镇等级规模呈共轭协同关系,不同空间等级节点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同心圈层与"轴—辐"网络空间格局;快速交通干道网络(高速公路、铁路等)是城市通达性空间演变的重要推动力,使其空间收敛减速,形成显著的带状分异格局,初步形成沪蓉东西向、京珠南北向的两大城市经济联系交通走廊;圈域城际交通干网发育程度偏低,处于回路网络水平,高等级路网扩展潜力巨大。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不同指标下的穗港城市走廊潜在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 [J].
徐旭 ;
曹小曙 ;
闫小培 .
地理研究, 2007, (01) :179-186
[2]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 [J].
刘承良 ;
余瑞林 ;
熊剑平 ;
朱俊林 ;
张红 .
地理研究, 2007, (01) :197-209
[3]   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李平华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3) :69-78
[4]   中国铁路客运网络组织与空间服务系统优化 [J].
王姣娥 ;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2005, (03) :371-380
[5]   空间相互作用与城市关联网络演进——以我国20世纪90年代城际铁路客流为例 [J].
戴特奇 ;
金凤君 ;
王姣娥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2) :80-89
[6]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J].
金凤君 ;
王姣娥 .
地理学报, 2004, (02) :293-302
[7]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J].
曹小曙 ;
阎小培 .
地理研究, 2003, (03) :305-312
[8]   珠江三角洲城际间运输联系的特征分析 [J].
曹小曙 ;
阎小培 .
人文地理, 2003, (01) :87-89
[9]  
Javier Gutiérrez.Location, economic potential and daily accessibility: an analysis of the accessibility impact of the high-speed line Madrid–Barcelona–French border[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1(4)
[10]  
John Bowen.Airline hubs in Southeast Asia: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odal accessibility[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