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识别特异性脑机制的ERP研究

被引:9
作者
彭小虎
王国锋
魏景汉
罗跃嘉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脑与认知研究所,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教育科学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京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教育科学系,湖南长沙,湖南长沙,北京,北京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面孔识别; 半球优势; 偶极子; 结构编码;
D O I
10.16289/j.cnki.1002-0837.2004.06.011
中图分类号
R338.8 [神经电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 ; 071006 ;
摘要
目的研究面孔识别加工成分N1 70是否真正反映面孔识别加工的特异性及其是否是衡量面孔结构编码的特异指标 ;另外尚运用偶极子定位法论证面孔识别加工特异脑区、面孔识别加工是否具有右半球优势等问题。方法 1 6名被试学习和再认面孔照片 ,记录其脑电。结果实验结果表明 ,仅半数被试出现N1 70 ;认知任务显著影响N1 70波幅。结论N1 70不仅反映面孔的结构编码还反映视觉直接加工等其他加工单元 ,是否反映面孔识别加工特异性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面孔识别加工时两半球的优势在加工速度与加工强度两个维度上各占优势 ,并非单纯的右脑优势 ,提供了支持半球间两维关系观点的新电生理学证据 ;面孔识别加工的脑区不仅限于梭状回 ,顶叶后部偏右的皮层下结构应该也是一个面孔识别加工脑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38 / 4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SCALP TOPOGRAPHY AND ANALYSIS OF INTRACRANIAL SOURCES OF FACE-EVOKED POTENTIALS [J].
BOTZEL, K ;
SCHULZE, S ;
STODIECK, SRG .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1995, 104 (01) :135-143
[2]   VISUAL NEURONES RESPONSIVE TO FACES IN THE MONKEY TEMPORAL CORTEX [J].
PERRETT, DI ;
ROLLS, ET ;
CAAN, W .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1982, 47 (03) :32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