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部门R&D吸收能力与外资技术扩散

被引:54
作者
张海洋
机构
[1] 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
关键词
R&D创新能力; R&D吸收能力; 外资技术扩散; Paneldata模型;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5.06.010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R&D吸收能力和外资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利用近年来的数据检验了中国工业部门R&D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和外资技术扩散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个工业部门,尽管外资流入促进了行业生产率的提高,但主要是通过降低市场垄断程度、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途径产生的竞争效应获得的。由于R&D吸收能力低下,内资部门没能有效地吸收内含在外资中的先进技术。在高科技行业,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自主创新,由于R&D吸收能力较低,内资部门没能吸收外资先进技术,产生了逆向技术扩散。在传统行业,R&D吸收能力较强,外资技术扩散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FD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 [J].
王春法 .
国际经济评论, 2004, (02) :19-22
[2]   关于中国引进外资的三大问题 [J].
胡祖六 .
国际经济评论, 2004, (02) :24-28
[3]   外资溢出效应与竞争效应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影响 [J].
张海洋 ;
刘海云 .
国际贸易问题, 2004, (03) :76-81
[4]   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潘文卿 .
世界经济, 2003, (06) :3-7+80
[5]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 [J].
沈坤荣 ;
耿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82-93+206
[6]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 [J].
何洁 .
世界经济, 2000, (12) :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