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贸易与产出的时变关联机制研究:基于中美贸易摩擦视角

被引:9
作者
张小宇 [1 ]
刘永富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2] 吉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出口贸易; 实际产出; 断点检验; 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9.04.008
中图分类号
F752.62 [出口贸易]; F757.12 [];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准确识别出口贸易与产出间的动态关联机制,对应对当前日益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断点协整检验方法对出口和实际产出长期均衡关系的结构转变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脉冲响应曲线分析法对出口与实际产出增速的短期动态影响机制以及出口对实际产出的拉动效应进行了测度。估计结果表明:第一,出口贸易与实际产出长期均衡关系存在显著的结构断点,断点具体时间为2010年第三季度;第二,在断点前出口是产出的Granger原因,而在断点后无论是基于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还是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出口均不是产出的Granger原因;第三,基于脉冲响应曲线分析,相对于断点后,在断点前出口对产出表现出更强的拉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出口对产出的拉动效果已明显下降,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稳健增长仍会造成不利冲击。鉴于此,为有效缓冲贸易摩擦的侵害,中国需要快速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和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6+136 +13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制度质量、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 [J].
李强 ;
徐康宁 .
国际经贸探索, 2017, 33 (10) :4-18
[2]   价值链分工演进如何影响贸易增长:现象、理论及模拟 [J].
任志成 ;
刘梦 ;
戴翔 .
国际贸易问题, 2017, (02) :119-130
[3]   进出口贸易对生产率、收入、环境的门限效应——基于1992—2010年我国省际人均GDP的非线性面板模型 [J].
吕延方 ;
王冬 ;
陈树文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2) :703-730
[4]   中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 [J].
马章良 .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04) :30-38
[5]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中国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J].
赵永亮 ;
干杏娣 ;
熊德平 .
世界经济研究, 2011, (06) :16-21+27+87
[6]   基于MSVAR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J].
项云帆 ;
邓学龙 .
管理科学, 2010, 23 (01) :98-106
[7]   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 [J].
高峰 ;
范炳全 ;
王金田 .
国际贸易问题, 2005, (07) :5-9
[8]  
How Stable Is The Export-Led Growth Hypothesis? Evidence From Asia’s Four Little Dragons[J] . Chor Foon Tang,Yew Wah Lai,Ilhan Ozturk.Economic Modelling . 2014
[9]  
The export-output growth nexus in Japan: a bootstrap rolling window approach[J] . Mehmet Balcilar,Zeynel Abidin Ozdemir.Empirical Economics . 2013 (2)
[10]  
Accounting for intermediates: Production sharing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J] . Robert C. Johnson,Guillermo Noguer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