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金融中心的层级体系——基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

被引:15
作者
冯邦彦
谭裕华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中心; 信息中心; “非标准化信息”; 通信成本; 空间组织;
D O I
10.13687/j.cnki.gjjmts.2007.04.013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金融中心首先是信息中心,“非标准化信息”的地理分布决定了金融中心的空间布局,实体经济规模、金融制度、地理因素综合地决定了金融中心作为信息中心的竞争力。文章对全球金融中心的布局和我国目前金融中心的空间组织进行了描述,并对我国金融中心未来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层级分工进行了新的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西方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J].
武巍 ;
刘卫东 ;
刘毅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4) :19-27
[2]   信息流和“不对称信息”是金融与服务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中国案例 [J].
赵晓斌 ;
王坦 ;
张晋熹 .
经济地理, 2002, (04) :408-414
[3]   透视国际金融中心的百年变迁 [J].
游碧蓉 .
亚太经济, 2001, (02) :11-13
[4]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相对衰落及其为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建设提供的机遇 [J].
钟红 ;
齐文 .
国际金融研究, 1995, (08) :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