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山区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宣州区为例

被引:5
作者
马渝欣 [1 ,2 ]
李徐生 [1 ]
李德成 [2 ]
韩志勇 [1 ]
张甘霖 [2 ]
李贤胜 [3 ]
杨平 [3 ]
何小卫 [3 ]
赵燕洲 [4 ]
李若清 [4 ]
奎秀 [4 ]
机构
[1] 南京大学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 宣城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4] 宣州区土壤肥料工作站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空间变异; 地形; 土壤颗粒组成; 秸秆还田;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4.06.021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安徽省皖南山区宣城市宣州区为代表,运用统计学方法、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研究了农田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SOC含量为7.69±3.07 g kg-1,SOC变异系数为39.88%,属于中等变异程度。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SOC半方差模型为球状模型,存在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随机性因子和结构性因子对其空间变异的影响同样重要。SOC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大致呈斑块状分布。地形、土壤颗粒组成和秸秆还田是影响SOC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424 / 14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J].
张四伟 ;
张武益 ;
王梁 ;
朱利群 ;
顾克军 ;
章红运 ;
卞新民 .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24 (08) :6-9
[2]   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张贵龙 ;
赵建宁 ;
宋晓龙 ;
刘红梅 ;
张瑞 ;
姬艳艳 ;
杨殿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02) :359-365
[3]   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探讨——基于中文期刊网论文资料的统计分析 [J].
邰继承 ;
闫明 ;
程琨 ;
潘根兴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9) :1816-1821
[4]   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Ⅰ驱动因素分析 [J].
梁二 ;
蔡典雄 ;
代快 ;
张丁辰 ;
冯宗会 ;
刘爽 ;
王燕 ;
王小彬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 (06) :80-86
[5]   红壤丘陵景观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特点及其影响因子 [J].
唐国勇 ;
黄道友 ;
黄敏 ;
吴金水 .
土壤学报, 2010, 47 (04) :753-759
[6]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应用生态学报.2010, 02
[7]  
稻田秸秆还田:土壤固碳与甲烷增排.[J].逯非;王效科;韩冰;欧阳志云;郑华;.应用生态学报.2010, 01
[8]   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J].
任军 ;
郭金瑞 ;
边秀芝 ;
闫孝贡 ;
刘钊剑 ;
吴景贵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 (06) :1-7+27
[9]   松嫩平原西部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研究——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 [J].
任春颖 ;
张柏 ;
王宗明 ;
宋开山 ;
刘殿伟 .
干旱区研究, 2008, (05) :631-636
[10]   中国农田管理土壤碳汇估算 [J].
金琳 ;
李玉娥 ;
高清竹 ;
刘运通 ;
万运帆 ;
秦晓波 ;
石锋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3) :73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