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底层冤化”——也谈信访制度

被引:5
作者
赵旭东 [1 ]
赵伦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2]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底层冤化; 信访; 冤民; 纠纷国家化; 结构性失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8 [信访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当前中国乡村社会面临着一种"底层冤化"的风险。影响乡村稳定的纠纷类型,已经由民间纠纷转化为官民纠纷。随着纠纷国家化的不断演进,信访人群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乡村纠纷化解机制的结构性失灵,导致基层矛盾不断上移,乡村冤情不断向上堆积。伸冤以及对冤的各种表达是当下民众对乡村社会风险的一种注脚,而"底层冤化"反映的正是冤民对风险叠加感到不可忍受的心理过程和岌岌可危的现实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0 +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发展、另一种发展与发展之外 [J].
叶敬忠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7 (01) :5-8
[3]   “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 [J].
徐勇 .
学术月刊, 2007, (08) :13-20
[4]   改革信访制度 创新我国解纷和救济机制 [J].
姜明安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 (05) :14-16
[5]   对信访制度改革争论的反思 [J].
于建嵘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 (05) :16-18
[6]   我们在开始面对一个断裂的社会? [J].
孙立平 .
战略与管理, 2002, (02) :9-15
[7]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