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与行政国家再造:一个行政学的阐释框架

被引:19
作者
刘鹏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风险社会; 行政国家; 风险治理; 理性科层制; 风险国家;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7.03.009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通过对风险社会以及古典行政学相关理论的分析,同时结合发达国家风险治理的国际经验,本文认为风险社会所诱发的行政国家的适应性激变,对传统行政国家的三大基础提出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推动了风险国家的形成。作为一种新的治理类型,风险国家在国家的角色职能、国家能力、制度范式以及行政文化等方面,都与传统行政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社会面临着社会各类风险的叠加效应,同时中国的国家建设面临着建设现代行政国家和融入风险国家的双重任务。本文认为只有采用"1+1"的综合融入式建构策略,中国才能有效地应对不同风险的叠加挑战,并将风险治理有机地融入到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2015最受关注十大焦点问题 食品安全仍热 医疗改革回温 [J].
鄂璠 .
小康, 2015, (23) :50-55
[2]   国家治理与基础性国家能力 [J].
王绍光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8 (03) :8-10
[3]   风险社会与中国——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对话 [J].
贝克 ;
邓正来 ;
沈国麟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5) :208-231+246
[4]   风险社会及其有效治理的战略 [J].
张成福 ;
谢一帆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 23 (05) :25-32
[5]   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 [J].
薛晓源 ;
刘国良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1) :44-55
[6]   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 [J].
杨雪冬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4) :61-7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M]. 人民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2016
[8]  
政治与行政[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美) 古德诺 (Goodnow, 2011
[9]  
One Regulatory State, Two Regulatory Regimes: understanding dual regimes in China's regulatory state building through food safety[J] . Peng Liu,William McGuire.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 2015 (91)
[10]  
Characterizing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concept of administrative culture[J] . Keith M. Henders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 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