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3
作者
石丹丹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长沙; 城市化; 动力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长沙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表明人均GDP、人均社会固定投资、人均城乡储蓄存款余额、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人均外贸进口总额、人均利用外资是促进长沙城市化的重要因子,进而认为长沙市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对外开放中外资的充分利用和教育科技四个指标。最后,提出了推动长沙城市更好更快发展的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J].
许抄军 ;
罗能生 ;
王家清 ;
何琼锋 .
经济地理, 2007, (04) :607-609+613
[2]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 [J].
赵勇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7, (04) :34-38
[3]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纪晓岚 ;
赵维良 .
统计与决策, 2007, (05) :70-72
[4]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J].
张果 ;
任平 ;
周介铭 ;
何景熙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06) :33-36+42
[5]   城市化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J].
李丽萍 ;
郭宝华 .
中州学刊, 2006, (05) :53-56
[6]   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产业结构转移与发展的视角来研究 [J].
陈柳钦 .
现代经济探讨, 2005, (01) :10-15+24
[7]   农村城市化与教育 [J].
厉以贤 .
中国远程教育, 2004, (14) :69-69
[8]   产业转移与发展:农村城市化的中观动力 [J].
汪冬梅 ;
刘廷伟 ;
王鑫 ;
武华光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3, (01) :15-20
[9]   21世纪中国城市化机制研究 [J].
宁登 .
城市规划汇刊, 2000, (03) :41-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