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效应与我国工业结构演变:1992—2006

被引:26
作者
陈飞翔 [1 ]
俞兆云 [2 ]
居励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锁定效应; 工业结构变动; 资源配置导向;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0.05.011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经济运行过程中要素配置锁定效应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1992—2006年期间在开放条件下资源重组过程中形成的工业结构偏差,定量检验锁定效应对工业结构偏差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国际贸易的扩展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具有特殊的资源配置导向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开放条件下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持续地强化对初级要素资源的使用与积累,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仍然主要依赖于低层次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工业经济转型——对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DEA法衡量及转型特征分析 [J].
陈勇 ;
李小平 .
管理世界, 2007, (06) :56-63
[2]   中国工业行业资本形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趋异化: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朱钟棣 ;
李小平 .
世界经济, 2005, (09) :51-62
[3]   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 [J].
江小涓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6) :4-14+204
[4]   东亚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和21世纪的新产业发展模式──由“雁行模式”向“双金字塔模式”的转换 [J].
汪斌 .
亚太经济, 1998, (07) :1-5+48
[5]  
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王岳平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