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效果——来自出口加工区准实验的证据

被引:220
作者
陈钊 [1 ]
熊瑞祥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2] 湘潭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产业政策评估; 出口加工区; 比较优势; 倍差法;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5.08.008
中图分类号
F752.62 [出口贸易];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结合倍差法考察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在成立之初对所选择的"主导产业"的扶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比较优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一个城市出口加工区的出口鼓励政策使得受扶持行业内企业的出口额显著提高约11%。进一步的分样本研究表明,上述政策效果在那些原先就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中并不存在,而对那些原先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出口鼓励的扶持能使行业内企业的出口增长约13.1%。对上述政策动态效果的考察表明,产业政策的效果在那些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在那些没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则始终不显著。本文所使用的倍差法符合同趋势假设,表明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并不存在事先的挑选赢家行为;并且上述结论在各种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8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重点产业政策、资源重置与产业生产率 [J].
宋凌云 ;
王贤彬 .
管理世界, 2013, (12) :63-77
[2]   经济特区、契约制度与比较优势 [J].
黄玖立 ;
吴敏 ;
包群 .
管理世界, 2013, (11) :28-38
[3]   出口与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自我选择效应还是出口学习效应? [J].
钱学锋 ;
王菊蓉 ;
黄云湖 ;
王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2) :37-51
[4]   地区经济发展对比较优势偏离的实证研究 [J].
窦丽琛 ;
李国平 .
科学学研究, 2007, (01) :89-95
[5]   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J].
蔡昉 ;
王德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5) :41-54+204
[6]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5) :4-20+204
[7]  
新结构经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 2012
[8]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2008
[9]  
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M]. 中国计划出版社 , 程选主编, 2001
[10]  
中国的奇迹[M].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毅夫等 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