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被引:1
作者
蒋兆阳
机构
[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蚌埠市分校安徽蚌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传导机制; 流动性陷阱;
D O I
10.19371/j.cnki.issn1008-6021.2003.02.013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我国自1997年发生通货紧缩以来,一直采取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由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梗阻、经济非均质和金融压制现象,其有效性不足,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需要从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减轻经济非均质程度和金融深化等方面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降息、赤字与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空间 [J].
卢文鹏 .
财经科学, 2002, (03) :1-5
[2]   对通货紧缩仍应引起足够重视 [J].
李扬 .
宏观经济研究, 2002, (02) :41-44
[3]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J].
万解秋 ;
徐涛 .
经济研究, 2001, (03) :40-45+50
[4]   反思通货紧缩 [J].
刘迎秋 .
新视野, 2001, (01) :28-30
[5]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李健编著, 2001
[6]  
中央银行通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孔祥毅主编, 2000
[7]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唐旭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