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开放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90
作者
齐绍洲 [1 ,2 ]
徐佳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2] 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3]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溢出; 门槛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083305 ;
摘要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贸易开放则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本文用SBM模型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用以衡量沿线国家的绿色技术进步,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个角度考察了沿线国家贸易开放基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金融发展和制度质量4个因素的绿色技术溢出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经济发展、基础设施、金融发展和制度质量四个变量对"一带一路"沿线31个国家贸易开放的绿色技术溢出都存在显著门槛效应。进口贸易的绿色技术溢出效应随着经济发展两个门槛的跨越而由负转正并逐步增强;在跨越基础设施、金融发展和制度质量门槛前后,进口贸易的绿色技术溢出效应都为正,但在跨越门槛之后进一步增强。出口贸易在样本期内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负向影响,但影响程度随四个变量门槛的跨越而逐渐降低,显著性水平也有所下降。(2)沿线国家基于四个门槛变量的通过情况有所不同。跨越基础设施水平门槛和金融发展水平门槛的样本国家较多,跨越制度质量水平门槛的国家次之,跨越经济发展水平门槛的样本国家还较少。(3)贸易开放整体有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相比出口贸易,进口贸易更有助于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绿色技术进步。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逐步提升沿线国家在此四方面的发展水平将有利于绿色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显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 [J].
隋广军 ;
黄亮雄 ;
黄兴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7, 32 (01) :32-43
[2]   全球价值链分工、制度质量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 [J].
李建军 ;
孙慧 .
国际贸易问题, 2016, (04) :40-49
[3]   金融发展、创新与二氧化碳排放 [J].
严成樑 ;
李涛 ;
兰伟 .
金融研究, 2016, (01) :14-30
[4]   出口贸易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二元外贸结构的视角 [J].
吕大国 ;
耿强 .
世界经济研究, 2015, (04) :72-79+128
[5]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基于动态面板门限模型的实证研究 [J].
彭星 ;
李斌 .
国际贸易问题, 2015, (01) :166-176
[6]   FDI技术溢出与中国吸收能力门槛研究 [J].
何兴强 ;
欧燕 ;
史卫 ;
刘阳 .
世界经济, 2014, 37 (10) :52-76
[7]   环境管制、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的绿色技术进步 [J].
景维民 ;
张璐 .
经济研究, 2014, 49 (09) :34-47
[8]   中国对外开放、产业结构与绿色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J].
孙瑾 ;
刘文革 ;
周钰迪 .
管理世界, 2014, (06) :172-173
[9]   网络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跨国数据的动态面板系统GMM检验 [J].
马淑琴 ;
谢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2) :70-82
[10]   技术势差、进口贸易溢出与生产率空间差异——基于双门槛效应的检验 [J].
沈能 ;
李富有 .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09) :1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