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儿童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5
作者
黄瑞宏
周希汉
林进平
邓金莲
胡惠华
黄陈铭
机构
[1] 三明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 儿童;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6.5 [小儿各生理系统外科学];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0年收治的21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5月~11岁,平均7.2岁;伤后6~7d开始逐渐恢复。16例痊愈出院,5例出院时肢体仍有轻瘫(2例原有面瘫患儿仍有轻度面瘫),随访3~5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儿童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与其生理发育特点有关,早期诊断和合适的治疗、护理,绝大多数可获治愈。
引用
收藏
页码:564 / 56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治 [J].
江宝柱 ;
牛小敏 ;
王元 ;
张翼 .
山西临床医药, 2002, (05) :344-345
[2]   伴基底节钙化的婴幼儿外伤后腔隙性脑梗塞 [J].
金惠明 ;
孙莲萍 ;
鲍南 .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1, (02) :24-25
[3]   儿童外伤后脑梗塞32例分析 [J].
王宇田 ;
赵建农 ;
罗光华 ;
颜业民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7, (06) :30-31
[4]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caudate nucleus associated with acute epidural hematoma and diffuse brain injury in a child after severe head injury [J].
Fujimura, M ;
Kameyama, M ;
Motohashi, O ;
Kon, H ;
Ishii, K ;
Onuma, T .
CHILDS NERVOUS SYSTEM, 2004, 20 (06) :430-433
[5]   ISCHEMIC LESIONS IN BASAL GANGLIA IN CHILDREN AFTER MINOR HEAD-INJURY [J].
DHARKER, SR ;
MITTAL, RS ;
BHARGAVA, N ;
MARSHALL, LF ;
EISENBERG, HM .
NEUROSURGERY, 1993, 33 (05) :86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