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辨析与统筹推进建议

被引:27
作者
邹长新
徐梦佳
林乃峰
徐德琳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要素红线; 生态敏感区/脆弱区; 海洋生态红线; 耕地保护红线;
D O I
10.14026/j.cnki.0253-9705.2015.24.010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永久保护,是新时期背景下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研究通过对环保部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与其他要素红线进行概念分析,理顺各类型红线间的关系,提出下阶段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可采用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以期为实现生态保护红线最终落地提供科学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底线思维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探析 [J].
邹长新 ;
徐梦佳 ;
林乃峰 ;
徐德琳 ;
刘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S1) (S1) :159-161
[2]   耕地红线与生态红线概念比较 [J].
朱前涛 .
中国土地, 2015, (03) :24-26
[3]   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现状、经验与政策建议 [J].
张永亮 ;
俞海 ;
夏光 ;
冯燕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2) :90-95
[4]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战略意义 [J].
杨邦杰 ;
高吉喜 ;
邹长新 .
中国发展, 2014, 14 (01) :1-4
[5]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建设构想 [J].
高吉喜 .
环境保护, 2014, 42(Z1) (Z1) :18-21
[6]   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J].
李干杰 .
环境保护, 2014, 42 (01) :10-14
[7]  
划定生态红线 保障生态安全[N]. 高吉喜,邹长新,杨兆平,马建军.中国环境报. 2012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