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城镇空间集聚变化研究

被引:39
作者
杜宏茹
张小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北京
关键词
新疆; 绿洲城镇; 集聚综合指数; 空间极化;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5.03.003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传统绿洲城镇的显著特点之一为相对孤立,封闭性强。但改革开放以来绿洲城镇的快速发展使集聚能力显著增强,相互作用日益密切。19902002年新疆87个城镇集聚能力的度量及其评析表明,新疆城镇集聚能力呈现进一步极化的趋势,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突现,城市经济区实体开始形成,而处于中心城市集聚阴影区的城镇集聚能力相对弱化,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南北疆地域差异。新疆城镇的集聚变化受绿洲扩展、资源开发和政治因素的深刻影响,集聚发展态势为今后新疆城镇化道路和城镇体系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3268 / 32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 [J].
苏雪串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 (01) :49-52
[2]   城市聚集的动力结构及其实现机制 [J].
冯云廷 .
中国软科学, 2003, (09) :113-117
[3]   要素集聚整合的差异性与城市发展模式 [J].
王胜英 .
南京社会科学, 2003, (01) :15-21
[4]   天山北麓灌溉绿洲的形成和发展 [J].
樊自立 ;
穆桂金 ;
马英杰 ;
马映军 .
地理科学, 2002, (02) :184-189
[5]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 [J].
陆大道 .
地理科学, 2002, (01) :1-6
[6]   大都市区域空间集聚-碎化的测度及实证研究——以江苏沿江地区为例 [J].
罗震东 ;
张京祥 .
城市规划, 2002, (04) :61-63
[7]   论集聚经济效益与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和优化 [J].
吴国兵 ;
谭盛源 .
现代城市研究, 2001, (04) :8-11
[8]   乌鲁木齐集聚扩散的空间分析 [J].
杜宏茹 ;
张小雷 .
干旱区地理, 2001, (01) :37-41
[9]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空间极化研究 [J].
甄峰 ;
顾朝林 ;
沈建法 ;
黄钧尧 ;
朱剑如 .
地理科学, 2000, (05) :403-410
[10]   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规律研究 [J].
周游 ;
张敏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4)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