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城镇化加速期以来的阶段与特征

被引:28
作者
罗震东 [1 ,2 ]
汪鑫 [1 ]
耿磊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南京大学区域规划研究中心
[3]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战略研究室
关键词
都市区; 行政区划调整; 城镇化; 阶段; 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 [城市规划布局];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分析1997年至2014年中国都市区层面的行政区划调整行为,可以看到行政区划调整的阶段与特征与都市区化进程密切相关。一方面,都市区化进程所内生的空间与治理需求,在现行体制中只能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有效地解决;另一方面,行政区划调整的负面作用所导致的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自上而下约束,促使了地方层面进行更为谨慎、理性和多样的行政区划调整。内生动力和外在约束的共同作用塑造了两个阶段的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过程。在1997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以撤县(市)设区为主,调整的核心目的是满足都市区空间扩容需求;在2008年至2014年,撤县(市)设区与区界重组并重,调整行为与都市区多元化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两个阶段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中国都市区化的阶段特征,同时反映了行政区划调整作为都市区改善治理结构手段的适用性。作为一种干预都市区发展的行政手段,行政区划调整基本与都市区空间和治理的发展相适应,促进了大量都市区的快速发展。虽然其存在许多负面效应,而且进一步采用的阻力和成本不断加大,但它依然是当前政治经济体制中最为有效的处理空间不协调问题的手段。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研究更为合理的、负面影响最小的调整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9+64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分权与碎化——中国都市区域发展的阶段与趋势 [J].
罗震东 .
城市规划, 2007, (11) :64-70+85
[2]   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探讨——基于“五普”分县数据的分析 [J].
高丰 ;
宁越敏 .
世界地理研究, 2007, (01) :58-64
[3]   1990年代以来国内大都市区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唐路 ;
薛德升 ;
许学强 .
城市规划, 2006, (01) :80-87
[4]   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 [J].
谢守红 ;
宁越敏 .
城市问题, 2005, (01) :11-15
[5]  
城市地理学.[M].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