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基于两阶段(1978—1993、1994—2004)的动态检验

被引:39
作者
蒋瑛琨 [1 ]
赵振全 [1 ]
刘艳武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货币金银局
关键词
货币需求函数;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阶段; 货币化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 [中国货币];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了两个阶段(1978—1993和1994—2004)的中国静态和动态货币需求函数。实证结果表明,M1、M2与收入、利率、价格预期、货币化程度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货币化程度的引入有助于建立更为精确合理的货币需求函数。第一阶段M1和M2的短期动态方程比较稳定,而第二阶段稳定性较差。中国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不得已的选择,M1比M2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J].
夏斌 ;
廖强 .
经济研究, 2001, (08) :33-43
[2]   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 [J].
李焰 .
经济研究, 1999, (11) :39-46
[3]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汪红驹著, 2003
[4]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定量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刘斌等著, 2001
[5]  
社会资金总量分析[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庞皓,黎实等著, 2000
[6]  
货币供求的分析方法与实证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刘斌等著, 1999
[7]  
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易纲, 1996
[8]  
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谢平著, 1996
[9]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美)R.I.麦金农(RonaldI.Mckinnon)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