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网络问政与政府回应机制的建构

被引:46
作者
李传军 [1 ]
李怀阳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信息公开; 网络舆情; 网络问政; 政府回应; 社会治理;
D O I
10.16582/j.cnki.dzzw.2017.01.009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网络问政是一种民意表达,是公民表达权的实现形式。政府回应包含对民众要求的反应和所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当前,政府回应公民网络问政存在着政府回应力不足、回应信息不完备、回应渠道不畅通、对待回应的认识分歧等方面的问题。良性的政府回应机制是公民网络问政健康发展的前提。为此,应积极回应公民的利益诉求;推进政务公开,保障民众的知情权;以合作理念重塑政府与民众的关系,达成民意共识;拓展网络沟通的渠道,切实保障民众的表达权;加强网络群体类型化分析,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加强网络信息管理,通过组织引导与部门协同,确保及时回应。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别让“扶人被讹”成定见.[N].王石川;.人民日报.2015,
[2]  
大数据与政府信息开放.[N].赵忆宁;.21世纪经济报道.2014,
[3]  
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M].张康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4]  
行政伦理学教程.[M].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  
行动中的组织.[M].(美) 汤普森 (Tompson;J.)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  
网络共和国.[M].(美)凯斯·桑斯坦(CassSunstein)著;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   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政治沟通模型、特征、问题及路径选择 [J].
许一飞 .
行政论坛, 2015, 22 (04) :17-21
[8]   变革与转型:“互联网+”地方政府治理 [J].
孟庆国 ;
李晓方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 (06) :12-15
[9]   网络空间的政治互动:公民诉求与政府回应性——基于全国性网络问政平台的大数据分析 [J].
孟天广 ;
李锋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3) :17-29
[10]   功能与限界:作为一种网络政治媒介的政务微博 [J].
王军洋 ;
李爽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2)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