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增值”与“攫取”的权衡视角

被引:208
作者
温军
冯根福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增值与攫取; 创新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在纳入增值服务机制以及对攫取行为的创新失败概率进行内生化的基础上,对经典风险投资行为模型进行了拓展,藉此从"增值服务"和"攫取行为"交互作用的视角分析了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并基于2004—2013年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IPO前数据,运用"匹配法和倍差估计量"技术对本文提出的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样本期间风险投资整体上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水平,参与约束放松导致的企业家创新收益增加小于成功概率下降导致的创新收益减少,且增值服务对创新的增量作用不足以抵消攫取效应的消极影响;(2)风险投资对创新的影响呈现先递减而后递增的"U型"关系,曲线的低点出现在持股企业IPO当年或前一年,其原因是临近IPO时风险投资的攫取效应更为显著而增值服务却无明显的变化;(3)高声誉风投较低声誉风投对企业专利申请的不利影响更小,对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是否联合投资与声誉资本异质性有相同的调节作用;高声誉资本牵头组建的联合风投对企业创新不存在消极影响,它的参与还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异质机构、企业性质与自主创新 [J].
温军 ;
冯根福 .
经济研究, 2012, 47 (03) :53-64
[2]   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J].
吴超鹏 ;
吴世农 ;
程静雅 ;
王璐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105-119+160
[3]   风险投资背景与公司IPO:市场表现与内在机理 [J].
张学勇 ;
廖理 .
经济研究, 2011, 46 (06) :118-132
[4]   风险投资参与对中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折价的影响——不同证券市场的比较 [J].
陈工孟 ;
俞欣 ;
寇祥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74-85
[5]   异质债务、企业规模与R&D投入 [J].
温军 ;
冯根福 ;
刘志勇 .
金融研究, 2011, (01) :167-181
[6]   关联交易利益流向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 [J].
佟岩 ;
程小可 .
管理世界, 2007, (11) :127-138+172
[7]   Does venture capital really foster innovation? [J].
Faria, Ana Paula ;
Barbosa, Natalia .
ECONOMICS LETTERS, 2014, 122 (02) :129-131
[8]  
How venture capitalists spur invention in Spain: Evidence from patent trajectories[J] . Pere Arqué-Castells.Research Policy . 2012 (5)
[9]  
Innovative efficiency and stock returns[J] . David Hirshleifer,Po-Hsuan Hsu,Dongmei Li.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12
[10]  
Who are the active investors?[J] . Laura Bottazzi,Marco Da Rin,Thomas Hellman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