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风电机组对并网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模式分析

被引:41
作者
刘斯伟
李庚银
周明
机构
[1]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电力系统; 暂态功角稳定性; 暂态电压稳定性; 影响模式;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6.02.020
中图分类号
TM712 [电力系统稳定]; TM614 [风能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0807 ;
摘要
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励磁特性和暂态响应特性,指出由电磁暂态特征主导的DFIG暂态响应过程快速灵活,不具备类似于传统同步发电机组的功角特性,使其与系统内的同步发电机组间无法构成互同步机制,揭示了DFIG与同步发电机在暂态行为上的本质区别。基于此提出了DFIG以类似于非线性功率源功率的方式参与影响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基本模式,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暂态特性成为其参与影响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和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基本方式。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指出DFIG将改变同步发电机组的暂态有功功率输出并导致系统惯性的缺失,从而影响系统内同步发电机组的功角稳定和振荡模式;另一方面,DFIG的暂态无功功率补偿能力决定了其对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改变同步发电机组的暂态有功功率响应来进一步影响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71 / 4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功角稳定与电压稳定的关联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J].
范强 ;
彭志炜 ;
张靖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2, 40 (12) :41-48+55
[2]   双馈风力发电机功角暂态行为及其控制策略 [J].
郝正航 ;
余贻鑫 ;
曾沅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 31 (02) :79-83
[3]   暂态稳定计算中双馈型风电机组模型与参数的实证分析 [J].
吴涛 ;
于啸 ;
郭嘉阳 ;
常鲜戎 ;
李善颖 ;
刘辉 .
电网技术, 2011, 35 (01) :100-105
[4]   改善接入地区电压稳定性的风电场无功控制策略 [J].
陈宁 ;
朱凌志 ;
王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10) :102-108
[5]   大容量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暂态稳定特性和调度对策研究 [J].
张红光 ;
张粒子 ;
陈树勇 ;
安宁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31) :45-51
[6]   电力系统对并网风电机组承受低电压能力的要求 [J].
关宏亮 ;
赵海翔 ;
迟永宁 ;
王伟胜 ;
戴慧珠 ;
杨以涵 .
电网技术, 2007, (07) :78-82
[7]   大型风电场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J].
迟永宁 ;
王伟胜 ;
刘燕华 ;
戴慧珠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 (15) :10-14
[8]  
动态电力系统的理论和分析[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倪以信等著, 2002
[9]  
Comparative study on fault responses of synchronous generators and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using transient stability index based on transient energy function[J] . M.A. Chowdhury,N. Hosseinzadeh,W.X. Shen,H.R. Pot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