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态度与行为的我国旅游地居民的类型划分——以西递、周庄、九华山为例

被引:153
作者
苏勤
林炳耀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南京
[3]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4] 芜湖
关键词
态度与行为; 旅游地; 居民类型; 聚类分析;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利用社会调查和市场细分方法 ,对西递、周庄和九华山三个旅游地的居民态度与行为进行实地调查 ,采用分层聚类法将旅游地居民分为四种类型。老年、居住时间较长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多数为矛盾的支持者或理性的支持者 ;对于旅游业联系和依赖较少的居民多属于淡漠的支持者 ;而青年、旅游部门、家人或亲戚有人在旅游部门工作、家庭收入主要或部分来自旅游业的居民在热情的支持者中占较大比重。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 ,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行为都存在明显分化 ,但国内旅游地居民较国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和支持行为 ,尚未形成反对者。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 [J].
宣国富 ;
陆林 ;
章锦河 ;
杨效忠 .
地理科学, 2002, (06) :741-746
[2]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J].
吴必虎 ;
李咪咪 ;
黄国平 .
地理研究, 2002, (05) :617-626
[3]   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 [J].
保继刚 ;
郑海燕 ;
戴光全 .
地理学报, 2002, (01) :96-106
[4]   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上) [J].
肖洪根 .
旅游学刊, 2001, (06) :16-26
[5]   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 [J].
吴必虎 .
地理研究, 2001, (01) :103-110
[6]   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 [J].
陆林 .
自然资源学报, 1996, (04) :377-382
[7]   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 [J].
戴凡 ;
保继刚 .
人文地理, 1996, (02) :41-46
[8]   从景观生态学构建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操作模式 [J].
李蕾蕾 .
地理研究, 1995, (03) :69-73
[9]   山岳风景区旅游季节性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 [J].
陆林 .
地理研究, 1994, (04) :50-58
[10]   大连金州金石滩地学旅游资源景观美学评价与并发研究 [J].
陈传康 .
地理研究, 1991, (01) :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