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理论解读与实证检验

被引:231
作者
郭品
沈悦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系统广义矩估计;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5.10.009
中图分类号
F832.33 [商业银行(专业银行)];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将互联网金融"降低管理费用"和"抬高资金成本"的效应引入银行风险承担模型,系统考察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动态影响与异质作用。在此基础上,以2003—2013年我国36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以"文本挖掘法"构建的互联网金融指数为解释变量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1)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即发展初期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商业银行减少管理费用,降低风险承担,但随后互联网金融将抬高资金成本,转而加剧银行风险承担。(2)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各类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响应具有差异,大型商业银行的表现较为迟缓,而中小商业银行的反应则相对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焦点与理论分歧 [J].
刘海二 ;
石午光 .
经济学家, 2015, (05) :62-67
[2]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 [J].
郑志来 .
财经科学, 2015, (05) :34-43
[3]   互联网金融、技术溢出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 [J].
沈悦 ;
郭品 .
金融研究, 2015, (03) :160-175
[4]   梯若尔金融规制理论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 [J].
刘志阳 ;
黄可鸿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 (02) :64-76
[5]  
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 吴晓求.财贸经济. 2015(02)
[6]   货币政策与审慎监管的配合机制研究 [J].
高智贤 ;
李成 ;
刘生福 .
当代经济科学, 2015, 37 (01) :56-66+126
[7]   互联网金融之辨析 [J].
王国刚 ;
张扬 .
财贸经济, 2015, (01) :5-16
[8]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测度及效果研究——基于银行信贷渠道的实证分析 [J].
王舒军 ;
彭建刚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4, 29 (06) :75-85
[9]   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 [J].
郑联盛 .
国际经济评论, 2014, (05) :103-118+6
[10]   中国银行业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的关系研究 [J].
刘莉亚 ;
李明辉 ;
孙莎 ;
杨金强 .
经济研究, 2014, 49 (07) :110-124